欢迎来到重庆爱克雷斯质量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市长质量管理奖申报咨询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观点 | 王有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商业逻辑

2020-01-04 10:27:11

 作者:王有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2010年以来,中国在制造业产出方面就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 一的制造业大国。为了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2020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实行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围绕“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等目标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

  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由于体量巨大,中国制造业对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有着庞大的需求,在全球能源成本上升和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条件下,原有相对低效的生产模式难以长期维系。2020年举行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的“双碳”目标,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智能制造,因此就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同时,顾客需求的变化也促使一些制造业改变原有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向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模式。例如:上汽大通近年来针对多款SUV、MPV车型,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车身颜色、发动机型号、内饰配置,取得了很好的市场销售效果。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成熟,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和条件。随着这些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运营、生产之中,为数字化转型带来可能。

  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对于基层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下降,但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复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它不光是一场技术变革,更需要企业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以技术变革为契机做出相应的调整,并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首要的工作是进行组织和文化方面的变革。

  和任何大的管理变革一样,数字化转型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推动,并力求全公司对变革的目标和实现的路径达成共识。如果不能完成思想准备工作并进行充分动员,数字化转型要么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要么会因为阻力太大而不得不提前终止。

  其次,数字化转型对于各个层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或者进行大量的员工培训。未来,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熟悉业务、又能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决策的人才,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

  再者,制造企业需要用合适的技术来赋能设备、赋能员工,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管理成本。例如:5G技术为实时沟通和通信带来了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预测的精度。为了把这些通用的技术成功应用于具体的商业情境,并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不断进行实验和调优。

  数字化转型不等于大规模定制

  数字化转型使得很多制造企业成功地从大规模制造模式转型为智能制造,但是否要大规模定制取决于用户需求,也取决于制造的具体流程和形态。

  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对于某些用户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或者体验价值,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定制款汽车;但也有一些产品并没有个性化的需求,比如五金工具等。对于离散制造业而言,比较容易通过柔性化的生产线制造个性化的产品,从而实现大规模定制。然而,对于流程工业而言,个性化定制的难度较大。例如:中国宝武集团的热扎板、螺纹钢等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难度较大,而且多数用户只需要标准型号的产品、没有定制化的需求。因此,制造企业应该根据具体行业和主流顾客需求的特点,具体分析应该采取何种数字化转型路径,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规模定制。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应该让企业离客户更近、市场响应更快、生产效率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已在规模上领先全球。希望更多中国制造企业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让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标签

最近浏览: